中新网福州11月27日电 (记者 闫旭)“我们欢迎越来越多优秀的台湾教师到福建省职业院校任教。”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吴伟平27日在福州向台湾教师抛出“橄榄枝”。他表示,将在闽台教师积极参与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方面予以支持。
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当天在福州举行。吴伟平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福建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台湾优质教师来闽任教。
2015年起,福建启动实施引进台湾地区全职教师资助计划,通过资金资助、职称聘任、职业荣誉等措施,采取特聘、购买服务、短期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引进形式,鼓励台湾地区高校优秀教师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到福建省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任教,有力推动了两岸教育交流合作。
近年来,福建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也就是“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分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大模块。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双师型”教师根据教师不同能力实行分级认定,依据相关认定标准分别认定为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
“台湾的高职教育起步早、体系完整,在办学观念、模式运作上比较成熟,具有优势,有许多好的教育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吴伟平表示,欢迎越来越多优秀的台湾教师到福建省职业院校任教,将在闽台教师积极参与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台湾教师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在职称晋升、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倾斜。(完) 【编辑:于晓】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会上表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
会上,有记者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什么样的服务设施?设施建成后将会提供哪些服务?工程实施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对此,刘明表示,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具体“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实施方案》明确,要按照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原则,鼓励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各地可根据不同城市类型和社区特点精准施策,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以城市为单位整体谋划,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
刘明指出,补齐社区设施短板是一个方面,依托设施为民服务才是目的。《实施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各地要按照精准化服务要求,优先和重点发展当前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比如“一老一小”、社区助餐、儿童托管等,逐步补齐其他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
刘明强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关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必须稳妥有序推进,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部分城市和社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形成模式。在总结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向其他各类城市和更多社区稳妥有序推开,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