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11月23日至24日,法国外长科隆纳访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发言人能否介绍此访情况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对中法关系有何展望?
汪文斌:近期,中法高层交往保持热络势头。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就推动中法、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李强总理日前会见访华的法国外长科隆纳,总结双边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中法互利合作进一步深化。王毅外长同科隆纳外长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双方同意,下阶段将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合力办好“中法年”。双方将围绕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务实合作。
二是深化全方位高质量合作。双方将继续用好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三大对话机制,并创设交流对话新渠道,深化在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挖掘教育科研、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是扩大相互开放水平。中方愿同法方一道,把“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打造成中法合作“金字招牌”。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为更多法国企业来华发展提供机遇,希望法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四是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同意共同维护《巴黎协定》制度框架,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取得成功。今年4月,中法两国元首就共建碳中和中心达成重要共识。在科隆纳外长访华期间,中法碳中和中心正式启动,两国外长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发出中法加强绿色科技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
在此次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上,两国外长共同见证签署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合作文件,并共同发布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为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徽标揭幕。中方将对法国短期来华人员实施15天免签政策。法方将向中国赴法研究生发放更长期签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方愿同法方一道,赓续传统、面向未来,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得更加牢固、更富活力,让中法合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完) 【编辑:姜雨薇】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邓力垚)比利时前首相、欧洲议会议员居伊·伏思达(Guy Verhofstadt)26日晚在京参加“东方文明”高峰对话时表示,东西方固然需要实现经济互联,共同为世界创造财富、实现繁荣,但民心相通、文化的力量或比经济和政治更强大,“倡导文化多边主义或将是我们未来数年议程的优先事项。”
11月26日晚,由孟子公益基金会与演讲局(Speaker Bureau)联合主办的“东方文明”高峰对话在北京举行。比利时前首相、现任欧洲议会议员居伊·伏思达就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碰撞中,如何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等话题,与多位中国专家学者展开探讨。
居伊·伏思达在演讲中表示,在如今这个竞争残酷的世界里,我们面临许多冲突,比如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正因如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文明对话,因为只有通过合作,一加一的作用才能大于二。
2023年11月26日,中国北京,居伊·伏思达在“东方文明”高峰对话上发表主题演讲。记者 邓力垚 摄
孟子思想给予居伊·伏思达很大启发。他说,欧洲在过去几个世纪经历了许多战乱,一直受到暴力和竞争的主导,直到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包括后来欧盟的成立,都与孟子“人和”“天下一家”等思想不谋而合。
在主题对话环节,居伊·伏思达说,新冠疫情给人类的启迪是,只有携手合作才能保护全人类健康,所以人类必须相互理解,发挥团结的力量。他表示,“我们要加强文明对话,涵盖各种形式的交流,因为和谐才是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唯一途径。”
当谈到未来人们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互鉴时,居伊·伏思达说,利用互联互通的网络,人们可以分享观点、价值观和志向,这是几个世纪前做不到的。他认为,网络不是用来传播仇恨、分歧和暴力的,虽然网络无善恶之分,但人有善恶之分,“这要求人们从孟子伦理道德中汲取智慧,学习践行孟子思想,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以及更为数字化的社交媒体等工具。”(完)